6月25日上午,学校在烟台、滨州两校区同步召开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刘树琪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副院长张培功主持会议,校领导李文喜、白咸勇、李克祥、马爱武、张宗伟出席会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工作小组全体人员、15个重点建设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刘树琪指出,特色是一所大学的个性体现和社会名片,决定着其社会知名度、影响力,对其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建设,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科学谋划顶层设计、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名校工程建设好,办出学校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党委书记刘树琪发表重要讲话
就做好特色名校建设工程,刘树琪要求:第一,要认识到位。正确认识学校“一个战略目标、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和五个战略支点”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与特色名校建设一脉相承,高度吻合的关系,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的将特色名校建设工程的目标任务与建设国内知名医科大学的目标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认识特色名校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以特色名校建设的目标任务为抓手,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二,要认真做好特色名校建设方案修订完善工作。要优化建设方案,做好顶层设计,增强投入的科学性和建设的实效性。要认真学习国家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教三十条”等文件精神,更新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认真研究《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对照目标找差距,找准差距抓落实,进一步梳理特色名校建设思路,明确名校建设“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问题;要做好论证工作,找准参照系,选准榜样,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克服思维定势,确保名校建设能够真正落地、取得实效。
第三,要扎扎实实推进特色名校建设。一要强化确立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意识,将学校原有特色学科专业规划与特色名校建设工程的学科建设规划相结合,加强结合与融合、杜绝“两张皮”;要以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为牵引,集约配置资源,在资金、人才、空间、组织领导等方面向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倾斜。二要强化以教学中心、以质量核心的意识。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好桥梁课问题,建设好实验教学平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要强化开放合作办学和服务地方的意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校地共建、校院共建、校企共建的特色办学之路,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增强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四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和领军人物,努力实现人才引进的新突破,为特色名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四,要切实加强对特色名校建设的组织领导。要构建体制,建立制度,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进程,定目标、定任务,有措施、有章法,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全面落实名校建设工程的各项任务,抓住名校建设的重大机遇,努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转型提升。
刘树琪强调,名校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既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更需要各工作组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全校师生员工之间的高度协调统一,全校形成一盘棋,上下拧成一股劲。大家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名校建设上来,按照“一个战略目标、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和五个战略支点”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以饱满的热情、必胜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昂扬的精神,团结一致,勤奋工作,全力以赴地投身到名校建设工作中去,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而努力奋斗!
副院长张培功主持会议
张培功在主持会议时要求,一要进一步加深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意义的认识,二要认真落实刘树琪书记的讲话精神;三要按照工作安排和进度,积极行动起来,迅速开展工作,争取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工作任务。
会上,校办公室主任赵景刚宣读了特色名校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和关于成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作组织机构的通知;教务处处长黄飞汇报了名校建设工程的主要工作环节,并就建设方案修订工作作了说明。